當前位置:集團動態
“五一”前后,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鄭州再次按下“暫停鍵”。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大河速遞公司勇擔重任,深入管控區、封控區配送,打通民生物資配送最后50米,筑牢“民生保障線”,成為應急保供主力軍。
一、發揮網絡優勢,扛穩生產保供國企擔當
一是加大采購力度,確?!安嘶@子”供給量足價穩。5月3日起,針對鄭州主城區各大小商超、農貿市場出現“囤菜”現象,大河速遞立即行動,發揮供應鏈優勢,與上游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直采基地對接,加大米面糧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采購力度。啟動應急倉,根據商務部門部署,按照平時囤貨量5倍儲存物資,保障“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量足價穩、有求必應。
二是“線上+線下”雙引擎保障供給,確保購買渠道多元。5月3日晚,大河速遞電商平臺大河鮮生推出平價蔬菜箱,市民線上下單后,大河速遞無接觸配送到小區。同時,大河速遞線下生鮮便利店持續補充貨源,保證“貨架子”滿滿當當,消除居民恐慌情緒。
三是黨員干部帶頭,全員上陣,保障配送時效。為保證訂單及時配送,大河速遞公司領導帶崗,黨員沖鋒在前,公司全員參與分揀、打包、配送工作。5月4日起至5月11日鄭州結束靜態管理,大河速遞累計配送蔬果、肉禽蛋、米面油700多噸,為個人用戶配送蔬菜箱等生活物資21000單,到封控區、管控區等小區配送4000多趟次。大河速遞近百輛車連軸轉,保障運輸不斷線、保供不斷檔,為鄭州人民醫院、鄭大二附院、某部隊、省自來水公司、工商銀行等150家民生服務單位配送生活物資。
非常時期,大河速遞發揮自身優勢,采、購、銷、配、運一體化運作,全鏈條服務,堅決扛起戰疫情、穩生產、保供應的職責,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國企責任擔當。
二、加快融合發展,發行隊伍挺進物流配送
近年來,新媒體平臺強勢崛起,百萬大報大河報受到巨大沖擊,廣告收入斷崖式下滑。為讓大河報輕裝上陣、涅槃重生,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決定將大河報發行事業部的數千名發行員并入大河速遞,實行公司化管理,摸索“轉崗促轉型、轉型促發展”的突圍自救之路。肩負沉重人員包袱的大河速遞,為拓寬職工就業渠道,堅定信心,加快向區域物流配送領域轉型。2016年11月,大河速遞啟動“大河鮮奶”項目,為千萬訂報用戶配送牛奶;2017年8月,啟動大河U菜網,為機關食堂、學校、醫院等B端集團客戶配送食堂食材;2019年3月,啟動道閘廣告業務;同年4月,成立大河城配公司,購置冷鏈貨車,為三全、雙匯等本土龍頭食品企業做運輸服務。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大河速遞搶抓機遇,將大河鮮奶平臺升級為本土生鮮電商平臺,推出“平價公益蔬菜箱”,沉淀用戶,形成規模,一戰成名。經過多元業務的探索、創新、轉型,大河速遞公司逐步從成本中心轉向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市場主體企業。
三、強化媒體賦能,傳統物流加快數字化轉型
2021年以來,大河速遞提出“打造科技速遞提速轉型升級”發展理念,用平臺思維、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思維重構商業邏輯,自建TMS運輸管理系統平臺、鮮生電商數據服務平臺,開始從傳統物流企業向數字化平臺轉型。
2021年5月,成立大河職教技能培訓學校;8月,啟動網絡貨運平臺業務;10月,大河速遞成為河南省物流協會冷鏈分會的會長單位。借助媒體+產業的優勢,集聚數百家冷鏈企業,整合全省冷鏈物流資源,壯大“冷鏈豫軍”,為河南由“冷鏈大省”向“冷鏈強省”邁進助力加油。2022年4月,大河速遞聯手濟源王屋鎮政府,參與網絡貨運產業園(科慧數字產業園)建設,該產業園項目已列入全省第四期“三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庫。
歷經“放下身段、斷腕革新”的五年行動,大河速遞實現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全面換血、積厚成勢的根本轉變。如今,大河速遞各個業務板塊相互賦能、協同發展,產業鏈越鋪越長,供應鏈越扎越牢。大河速遞的轉型之路蹄急步穩、風正帆懸,不僅為傳統都市報轉型發展探索出路子,更為傳統物流企業向數字化平臺企業轉型升級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