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集團動態
“我們報業人的初心,就像7·20雨夜那盞臺燈的微光,雖微弱,但點點匯聚定能成為萬丈星河”“新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必須是鮮活的內容,里面是有血有肉的人物”……11月8日,第22個中國記者節,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演講在4樓多功能廳舉行。來自集團各媒體、地方分社的10名編輯記者,以內容豐富、思考深入的主題演講,為媒體人抒情、為記者節獻禮。
董林、劉雅鳴、孫德中、魏劍、張學文、王珂、孟磊出席活動并為獲獎選手頒獎。部分綜合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活動并擔任評委。河南日報各部門、集團各媒體主要負責人現場聆聽。本次活動由頂端新聞APP面向集團內部直播收看。
來自河南日報時政要聞部的石可欣在演講中結合日常工作,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必須守正創新,以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為導向,讓時政“硬”新聞“軟著陸”;來自大河健康報的孫倩文以媒體社會責任為主題,詮釋了大河健康報融合創新發展、為大健康行業賦能之路;來自大河傳媒公司的劉永恒以“時代風云的記錄者”切入,講述7·20暴雨之夜豫視頻“電臺行動”開展實況;河南日報總編室的王文齊以“因為信仰所以滾燙”為題,靈活呈現了媒體人不同崗位、不同工種獨特的工作節奏,以及背后凝結的職業品德。
劉雅鳴表示,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特點,在當下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黨報新聞工作者必須要進一步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一步錘煉專業技能,更好地履行鼓舞士氣、成風化人、發現美好、書寫真相的職責。選擇記者職業,就要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這決定了路能走多遠、成就能有多大。黨報新聞工作是一面旗幟,希望集團各媒體采編人員都像河南日報7·20夜班值班室的那盞臺燈一樣,做時代的一縷光,或許微小但足夠明亮,看得清腳下、照得見遠方。
最終,王文齊獲得一等獎,楊之甜、王永璐、孫美艷獲得二等獎,石可欣、劉永恒、薛迎輝、孫倩文、悅連城、王曉穎等獲得三等獎。
根據巡視整改工作要求,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人力資源部、辦公室、機關黨委、新聞策劃協調部、河南日報總編室等部門通力合作,先后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征文活動、民權林場重溫“塞罕壩精神”等活動。本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演講活動,是集團“育才塑魂工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及保密教育”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集團采編人員特別是青年編輯記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立場得到了進一步錘煉、業務得到了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