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是中共河南省委機關報,創刊于1949年6月1日,毛主席親筆題寫報頭。隸屬于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東28號。主管單位是中共河南省委,是目前河南省最具權威性、指導性,發行量最大的日報。
1949年6月1日,《河南日報》創刊。作為河南省委機關報,《河南日報》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忠實記錄時代發展,真誠傾聽人民呼聲;堅持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推動河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履職盡責。68年來,《河南日報》堅持整治家辦報的方針,恪守黨性原則,永立時代潮頭;堅持人民性,服務群眾需要;遵循新聞宣傳規律,凝聚發展共識;以高端、主流、權威等特質成為中原輿論陣地的一面旗幟。
1949年6月1日,《河南日報》在當時的省會開封市創刊。1949年10月全國政協會議期間,幾位河南代表提出請毛主席為《河南日報》題寫報頭。毛主席風趣地說:“各家報紙都讓我寫報頭,那全國報紙的報頭豈不成了清一色啦?還是不寫為好!”經過代表們的再三請求,毛主席終于答應了下來。當年10月下旬,毛主席題寫的《河南日報》報頭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寄到了河南省委。在一張約八開大小的宣紙上,毛主席筆走龍蛇,書寫了四組“河南日報”共16個遒勁大字,并在自上而下的第一組和第四組“河南日報”的右下角各畫了一個小圓圈。很顯然,這是毛主席認為滿意而圈定的題字。
這兩組題字的結構特征是:第一組的“南”、“日”二字明顯地小于“河”、“報”二字,寫得瀟灑俊逸;第四組四個字大小比較勻稱,結構嚴謹,氣勢恢弘。經河南日報編委會研究決定并報省委批準,選了毛主席圈定的第一組“河南日報”,于1949年11月1日啟用。1952年7月1日,在慶祝建黨31周年時,編委會決定并報省委批準,改用毛主席圈定的第四組“河南日報”報頭,直至今日。下為第四組報頭下為第一組報頭毛澤東同志為《河南日報》書寫的報頭。
目前,《河南日報》日發行量超過54萬份,居全國省級黨報前列。68年來,在河南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體報業人秉承優良傳統,嘔心瀝血,《河南日報》事業蒸蒸日上,屢獲殊榮。在“中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中,《河南日報》連續多年名列“省級日報十強”;《河南日報》2007年刊發的系列報道《走進盧氏縣委土坯房》,獲得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河南日報》“何平九論”獲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河南日報》消息《火車站見證蘭考經濟變遷》獲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一等獎;《河南日報》通訊《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榮獲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河南日報》攝影記者王天定獲第十一屆長江獎;《河南日報》時政記者平萍獲第十四屆長江獎。
《河南日報》順應時代與技術發展潮流,大力推進媒體融合,先后推出@河南日報微博、河南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河南日報網、“金水河觀瀾”“兩學一做”“清風中原”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產品。其中,新浪微博粉絲已達到580萬,騰訊微博粉絲 210萬,河南日報微信公眾號綜合指數在全國省級黨報中位居前三。2016年4月24日,中宣部長劉奇葆視察《河南日報》,提出要“把河南日報辦好,把新媒體辦好,把融合發展的新型主流媒體辦好”。2016年6月1日,在迎來67歲誕辰之際,《河南日報》順勢而為,再啟改革。同日,“移動互聯網上的黨報”——以河南日報為主導的金水河客戶端正式上線。至此,《河南日報》“三微一網一端”新媒體平臺成功搭建,全天候、全媒體、全覆蓋的新媒體服務體系初具雛形。2017年6月6日,河南日報新版客戶端上線,新版“中央廚房”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河南日報》在媒體融合進程中邁出關鍵性一步。